Saturday, 31 October 2015

廣州麗的麵家

【麗的麺家】多宝路298号,由@黃麗梅may

  “魚有魚味,鷄有鷄味”,這是亞視美食節目頭牌主持黃麗梅的金句。人稱“May姐”的她昨日回到她真正的娘家廣州,賣雲吞面。昨日,她與香港米芝蓮一星“何洪記粥面專家”的老闆何生共同投資的“麗的面家”在多寶路開張,美食界大腕蔡瀾到場剪綵,衆多老西關街坊聞訊前來湊個熱鬧吃碗麵……南方都市報記者受May姐之邀,昨日親臨麵店,一睹女食神親自下廚的風采,聽她分享融在一碗小小雲吞面中的細膩心思,以及對傳統的執着,“希望把1960年代的廣州傳統雲吞面原原本本,包裝得靚靚地帶回廣州。”

  拍檔教路,蔡瀾捧場
  麵店共有五層,一、二樓為店面,三樓存放從香港運到的食材和打竹升面,四樓是熬制雲吞面湯底及未來做燒味的廚房,五樓天台供烤制與晾曬大地魚之用。
  第一次開店的May姐昨日與大股東何生共同掌勺。在香港做了六十幾年雲吞面的何生既是激發May姐開店的高人,亦是貢獻秘訣的大師傅。例如,芝麻粉加大地魚粉是傳統雲吞面的靈魂。麵店的大名由蔡瀾題字,他當日也前來捧場剪綵。
  May姐示範,街坊有福
  1
  天台烤魚
  傳統雲吞面均用炭火烤香的大地魚熬湯。“12345法則”,是May姐的竅門:“1斤大地魚、2斤蝦殻、3斤豬骨、4兩蝦籽,50斤水,熬制3小時,去渣後湯清味濃。”
  2
  雲吞秘訣
  傳統廣式雲吞面有“大細蓉”之分,“細蓉”裡雲吞細細粒,西關小姐最愛,“大蓉”的雲吞肉飽滿且數量稍多,是男人們的美味。May姐賣的雲吞,其餡料中除了常見的肉、鮮蝦和大地魚粉之外,還加入芝麻粉和小粒叉燒。
  3
  竹升壓面
  “用全鴨蛋不加水搓成的麵團,再用竹升來壓,面更爽滑更有彈性。舊時廣州人說,面要像橡皮筋那樣,拉開時‘崩’一聲才叫靚。”May姐一邊念念有詞,邊指導小師傅壓面。
  4
  計時煮面
  “麵條要在鍋中上落16秒,每次落下一定要落到鍋底。再等雲吞一浮上面,‘金魚尾’(指雲吞皮的造型)一散,整碗麵就煮好了。”May姐還提醒街坊,切成一寸半長的韭黃和麻油要放最底,再擺上雲吞,面放上面,才是一碗正宗雲吞面。
  南都

澳門_ 識飲識食

澳門「西南」 食懷舊粵菜
2015/09/26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杜琪大導識飲識食,人所皆知,最近跟他、謙謙、朱總和鄧名高等一眾好友過大海覓食,中午到達澳門,先到福隆新街的「佛笑樓」本店食頓豉油葡餐。

        餐廳老闆王翁是澳門名人,一早為我們預留房間和寫菜,餐廳的招牌菜好像「焗蟹蓋」、「蒜蓉大蝦」、「炆牛胸」、「炸馬介休球」、「焗葡國雞」、「咖喱蟹」和「星洲炒米」等全部試勻,飯後到入住的麗思卡酒店放下行李,跟太座到酒店的ESPASpa做「抗老逆齡面部護理」,十多分鐘後我已經有種回到過去重拾青春的神奇感覺,大喜之際突然被叫醒,原來只是好夢一場!

        出發到「西南」時在酒店大堂碰到馬時亨教授一家六口,原來他們準備到「八部半」為馬太慶生。「西南飯店」位於以前有「老舉街」之稱的福隆新街小巷內,開業超過半世紀,是澳門無人不識的老字號,老闆湯伯自學成廚,買翅、發翅和做翅一手包辦。還記得當年「西南」的白菜膽雞煲翅人人爭食,座上盡是港澳名人,當時更只收現金,黑卡也無面畀,結果招來賊匪打劫,飯店現時錢卡兼收,更請了位保安阿伯裝飾門面,今次有拍慣黑社會電影的杜Sir在座,感覺安全,食得安樂。

        車仔檔牛雜誘人

        杜Sir在「西南」甚有面子,我們坐在地下大房,寬敞舒適(不用像以前一家人坐在樓梯底下),女侍阿花話頭醒尾,一早為我們把帶來的餐酒開瓶透氣,餐前小食有炸花生、小魚和菜甫蝦米,餐前飲品並非平日的香檳或白酒,而是附近小販賣的涼茶,皆因杜Sir跟我當日有點感冒,謙謙則覺得熱氣,杜Sir請阿花到街頭小販處「執藥」,十多分鐘後感冒茶、五花茶和廿四味源源奉上,我們各取所需,謙謙一人飲了四碗五花茶,濕熱全消,我和杜Sir飲了感冒茶後即時胃口大開!

        狀態復勇的杜Sir告訴我們附近「明記」車仔檔的牛雜非常美味,聽得我們口水直流,牛雜檔經常有人龍輪候,排一小時隊才能買到是等閒事,幸好有阿花代勞,很快便用三百元替我們買來兩大碟牛雜、牛肚、牛膀、牛肺、牛腸和牛軟骨款款俱備,加些辣椒油,香辣惹味,杜Sir連食七件,我也把神醫囑咐拋諸腦後,食完再算!杜Sir話澳門每天只兩頭牛(死牛除外),但「明記」牛雜長賣長有,認真神奇。食牛雜時飲杯一九九六年瑪歌紅酒,快樂無窮,澳門街頭小食跟法國名酒是出奇地配合!

        食罷牛雜,「西南」美食陸續登場,首先上桌是「炸子雞」,每隻三百六十元,炸得皮脆肉滑,汁香味濃,杜Sir最愛雞尾,認為是整隻雞最香滑地方,謙謙跟愛馬仕珠珠一樣最愛雞胸,每次見到豐滿雞胸便狂吞口水,但對雞頭則敬而遠之,果然是謙謙君子!我則對雞背情有獨鍾,皆因雞跟人一樣常被篤背,所以背脊充滿彈性,配紅酒一流。

        再遇精采紅燒乳鴿

        更加精采是紅燒乳鴿,每隻七十元,認真超值,乳鴿皮脆肉嫩,香甜帶汁,很久沒有食過如此精采的乳鴿,有種回到上世紀七十年代「沙田酒家」的感覺!

        「薑焗奄仔蟹」人人讚好,奄仔是澳門名物,加上惹味的薑,肉滑鮮甜,很快便食至清碟,跟食杜太一早預訂的「鮑汁炆龍躉皮」,龍躉皮是「西南」珍藏多年的乾貨,很多海味店都會放在門前作招徠,龍躉皮厚約一公分,比鄧名高的面皮還要厚,吸取了鮑汁的美味,龍躉皮不腥不韌,有點陳皮香味,骨膠原豐富,用來做「飛素」功效更勝火山泥!

        我們也試了「古法蝦多士」,海蝦鮮甜,多士炸得金黃香脆,配布根地白酒一流。「羅漢齋」以前在「西南」未食過,是杜太的至愛,材料豐富,有白果、髮菜、冬菇、黃耳、馬蹄、百合、蓮子和竹笙,是美味有益的素菜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們一家在「西南」的最愛是每份十三元的白菜膽,這是用雞湯來煮的白菜精華部份,菜膽吸取了雞湯,好味到飛起!太座一人食了兩份,幸福滿臉。跟出場是杜太戲稱「例湯」的「竹絲雞煲翅」,這是「西南」的鎮店之寶,每份六百元,瓦煲內有兩碗雞湯翅,烏雞湯鮮甜滋補,海虎翅腍身香滑,我現時跟唐唐一樣,對食翅興趣不大,但對鮮甜的雞湯則難以抗拒,連盡兩碗!

        最後食荷葉飯和炒飯,「西南」用的是新鮮荷葉,所以荷葉飯夏天才可食到,飯先炒後蒸,內有蛋絲、蠔豉粒和瑤柱等,汁豐味美,食得人人滿口荷香,杜Sir則喜歡炒飯,飯跟蛋一樣,炒得粒粒分明,加上澳門紅鬚海蝦,是水準甚高的炒飯,差點及得上我做的「阿一炒飯」!

        「煎鰽白」香脆味美

        杜Sir愛食鹹魚,叫了碟「煎鰽白」來下酒,煎鹹魚鹹香撲鼻,香脆得連骨也可食埋,跟謙謙帶來的二○○三年瑪歌紅酒是神仙配搭。

        甜品是杜太從「沙利文」買來的「木糠蛋糕」,「沙利文」是澳門老店,是我第一次在澳門食葡國菜的地方,木糠是茶餅餅碎,跟忌廉層層緊貼,是女士們愛食的飯後甜品。

        這是頓難忘的晚飯,記得上次在「西南」食飯已經是十年前,今次跟杜Sir重來搵食,很多招牌菜都有當年高峰時期的水準,認真開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葉澍堃

Source: http://blogcity.hk/BLOG/reply_blog_express.asp?f=AVXP80OZ5L132681&id=763166

廣州_兩日一夜 (Part B)

廣州有很多老字號和馳名商標,好像始創於明朝萬曆三十六年(一六○八年)的致美齋醬園。致美齋跟北京六必居,上海冠生園和長沙九如齋齊名,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醬園。致美齋的鎮店之寶是「天頂頭抽」,這是在發酵缸內抽取的第一道醬油精華,香味特濃,味道鮮美,每支二十六元,確是物有所值,怪不得每天早上門前都有大批捧場客在排隊等候進店購買心頭好!

      在廣州除了購物,也可以到文德路一帶走走,附庸風雅一番!那裏有畫廊,有賣文房四寶、舊書和字畫的小店,最合我等墨水不足之輩!廣州購物地方甚多,廉價貨品隨處可見,在天河區也有高級商場,愛馬仕和LV等名牌也可買到,喜歡逛超市的話,廣州也有像Sam'sClub的大型超市。

      我們在希爾頓酒店的「隨軒」中菜廳食在廣州的第一頓午飯,希爾頓在天河區林西橫路,「隨軒」做的是高級fusion中菜,這裏的貴賓房寬敞兼有氣派,大廚陳傳華,今年四十三歲,一九八八年入行,以前在Sofitel酒店掌廚,他為我們準備了一席名貴新派中菜,每人消費千多元人民幣,菜式豐富,前菜三款,分別是「仿膳鴨舌」、「和燒草菇」和「老醋海蜇頭」,較特別是「和燒草菇」,草菇的水份被抽乾,食起來有點像焗過的腰果,最宜作餐前小食,老醋海蜇頭爽脆醒神,此外,我們也試了這裏的叉燒和燒肉,叉燒很有廣州風味,味道略鹹帶點豉味,燒肉切得薄薄,沒有香港的燒腩那麼厚身,口感平平。

      小葱汁焗遼參 香濃味美

      跟着是「鵝肝香芒片皮雞」,拼「黑蒜鴨卷」及「和風鮮鮑」,這是最合大款的新派名貴粵菜,鵝肝香芒片皮雞賣相漂亮,但因我不愛內地鵝肝,所以看過便算!對我來說,還是簡簡單單的白切雞好食得多,黑蒜鴨卷有點特色,黑蒜來自日本,據說有抗氧化功能,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,有點似話梅的酸味,跟鴨卷味道相當配合,鮮鮑算是貴價貨,最合國內大款口味,對我等港燦來說則無甚吸引。

      湯是「冬蟲草炖官燕配響螺肉汁」,食法是把一小碟官燕放進用冬蟲草炖的湯,再把另上肉餅的肉汁加進湯內,提升湯的鮮甜味道,最合太座心意!這道湯用的全部是名貴食材,價值不菲,味道與價錢同樣難忘!跟着上桌的「芹香炒蟹粉」賣相漂亮,但我遵從神醫囑咐,蟹粉看過便算!還是「小葱汁焗遼參」更合我意,遼參鋪滿小葱的濃汁,香濃美味,爽滑無比,配菜有冬瓜和南瓜,有益好食。

      海鮮是「鹽煎東星斑配松露汁」,東星斑在廣州是貴價魚,兩斤重左右,用鹽煎配白松露汁,魚肉夠滑,有點松露幽香,比清蒸更討好!跟阿一師傅的煎東星斑有異曲同工之妙。青菜是「雞湯浸皇帝菜」,這是北方唐蒿,用雞湯浸熟,清甜好味。單尾的「慢熬翅皇粥」一上桌便聞到粥的香氣,大廚說做此菜的靈感來自潮州粥和上海泡飯,加些煲得腍身的牙揀翅,跟軟綿的粥配合得好,食得舒服,連同行的天寶閣主廚陳小麒師傅也讚好!

      南瓜番茄燴翅 清鮮益健

      甜品中西合璧,有「日式芝士蛋糕」、「像生核桃酥」和「時令水果」,這頓午宴吃的是大廚的創意和心思,每位千多元人民幣的消費在廣州也有市場,確不簡單!顧客當然不是普羅大眾,多數都是用公費款客的商家。

      「心友匯」——精英私人會所晚宴

      晚上跟廣州地膽Kenny到「心友匯」食晚飯,「心友匯」在新慶路十一號,是幢三層高的?墅,這是廣州的高級私人會所,裝修優雅古典,牆上掛着舊日廣州的黑白照片,我最愛洗手間地下的黑白花磚,很有懷舊氣氛,這是廣州精英食晚飯飲紅酒的地方,會所建於民國初期,是孫中山先生為答謝支持革命的華僑而修建,建築風格中西合璧,奢華得來不覺浮誇,露天花園充滿法國風情,在這裏食飯不用擔心狗仔隊,每個房間都古色古香,大廚蘇明川來自香港的「港島廳」,在香港時已經認識,今夜重遇,當然把晚飯菜式交給他發辦。

      晚飯菜式豐富,四前菜是「紅酒凍鵝肝」、「手打魚丸」、「豉醬爆肚片腎脷」和「中華醬律蔬果翠」,鵝肝看過便算。

      自製魚丸爽甜彈牙,豉醬爆肚片腎脷香口無比,但內臟還是少食為佳,跟着「貴妃彩虹燴雙頂白翅」,上桌時金黃一片,看似是蟹黃翅,入口才知是用南瓜和番茄燴的青片翅,翅湯綿滑,味道清鮮,一點不膩,我最愛南瓜的甜和番茄的鮮,這款翅賣相漂亮,比蟹皇翅健康好食得多!最合我等中年男士,對保護前列腺尤其有效。

      正宗生炒糯米飯 遍地難求

      其他菜式有「鮑魚拼釀遼參」、焗龍蝦和炒芥蘭,鮑魚是來自日本的皇冠牌吉品乾鮑,跟釀了蝦膠的遼參很配合,有種在「港島廳」晚宴的感覺,怪不得如此多廣州精英在此宴客!較失望的是「芝士牛油焗龍蝦」,這道菜對我毫不吸引,因為龍蝦不是我的所愛,用牛油芝士來焗更吃不到龍蝦的鮮味,一於看過便算!還是「薑汁炒芥蘭」更合我口味,單尾是「生炒糯米飯」,天寶閣陳師傅說今時今日很難吃到真正的生炒糯米飯,皆因工序繁複而賣不到錢。這頓晚飯埋單六千多元,每人一千六百元人民幣,絕不便宜,但考慮到優雅環境和一流服務,也算是物有所值,廣州消費能力之高的確令人咋舌!(待續)


食在廣州 「德廚」私房菜 「松記」清水打邊爐
2015/07/04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廣州是出名搵食好地方,「好酒好蔡」和「滋粥樓」過去曾經介紹,是我在廣州喜愛的食肆。最近跟杜琪大導在廣州食了幾餐飯,多了兩家新歡,分別是「德廚」私房菜和「松記」食店。

        「德廚」在署前路廟前西街15號,是家私房菜,平時並不對外營業,但若是老闆或杜Sir朋友,訂位當然沒有問題。餐廳地方寬敞,裝修古色古香,擺放了不少值錢的工藝品。我在這裏食過兩頓午飯,第一次一行十五人,菜式甚多,有「清湯羊肉煲」,「東江手撕雞」、「油鹽洞庭湖魚」、「白灼羊雙弦」、「豉汁蒸南極斑」、「炸元蹄」、「咖喱北海蝦」、「鵝汁炆香芋」、「海醬煮生蠔」、「皇豬肚尖」、「上湯油菜」,「韭黃手工伊麵」和甜品,餐飲總監曾憲新,曾在日本工作,怪不得這裏的菜偶爾會有點日本風味。
 
「松記」(地址是海珠區巨赤崗北路128號四季天地副樓一樓),「松記」本店在順德,是家有二十年歷史的老店,廣州分店跟本店一樣,一年四季做的都是清水打邊爐,沒有其他湯底,以「食材刁鑽,爽脆味鮮」聞名。


      葉澍堃 : 食在廣州(二)

廣州_兩日一夜 (Part A)



食在廣州(一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011/11/19 


        本月初和太座到廣州玩了兩日一夜,住在天河區剛開業的希爾頓酒店,廣州的市容在亞運後有明顯的改善,值得一讚,廣州是港人「搵食」的好地方,跟香港一樣,各式食肆甚多,老字號像「向群」和「炳勝」做的街坊小菜好食抵食,粥麵店如「伍湛記」、「穗銀腸粉店」、「第一麵家」等甚合港人口味,價錢相宜,「花園酒店」內「荔灣亭」的粥麵據說仍然甚有水準,愛食火鍋者,記着到番禺的「滋粥樓」品嚐以綿、稠和滑著稱的粥底火鍋,亦可試試較大路的「冇米粥」連銷店,同樣是以粥水打邊爐作招徠。

        地道砵仔糕

        愛食雞者當然不可錯過「白天鵝賓館」中菜廳的白切雞和薑蓉,雞味濃郁,是很多香港食家的至愛。喜歡小食者,荔灣涌一帶有很多小攤檔,賣各類地道小食,好像童年時常食的砵仔糕,這裏賣的是砵仔馬蹄糕,五元四件,有多款味道,好像桂花、芝麻、紅豆和馬蹄,爽滑甜美;這裏也有三元一大杯的馬蹄爽,爽甜的馬蹄粒加上西米和蛋花,清潤香甜,還有八元一大條的齋燒鵝,灑上大量芝麻,比燒鵝更美味,太座食得眉開眼笑,一邊食一面欣賞荔灣涌晚上的燈飾,別有風味。愛買手信者,荔灣涌外面是手信街,在「蓮香樓」可以買到各式餅食,好像雞仔餅、盲公餅、馬仔和薑糖等,不遠處是歷史悠久的「畔溪酒家」,我以前曾經在這裏飲早茶、食點心,地方甚大,但較為破落,今次見到老店換上新裝,門面較前輝煌亮麗,原來「畔溪」最近易主,新老闆是香港「四洲」的戴德豐兄。
        廣州人的消費能力甚高,在頂級餐廳人均消費千多元人仔一頓飯是等閒事,若要飲埋「拉菲」,數萬元一席也絕不為奇!像「空中一號」這些以豪裝作招徠的貴價食肆,賣的是山珍野味,要食金錢豹和穿山甲,當然不能吝惜腰間錢,一擲萬金是平常事,在酒店中菜廳和私人會所如「心友滙」食飯,價錢同樣昂貴。

        漁民新村開眼界

        今次在番禺(現時是廣州市一部份)特別驅車到「漁民新村」開開眼界,這是我見過的最大型食肆,樓高七層,包房多不勝數,共有四千座位,地下大堂大得驚人,擺放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級食材,好像游水大龍躉和蘇眉、澳洲來的大龍蝦、加拿大象拔蚌、法國和冰島的生蠔、新鮮劏的鱷魚肉、大閘蟹和禾花雀等,任何山珍海錯在這裏都可找到,場面浩大,令人歎為觀止!附近有家叫「四海一家」的餐廳,同樣大得驚人,千多人聚首一堂食自助餐,是在香港難得一見的大場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場面見識過便算,對我等「港燦」來說,還是地道小店更合我們口味,我和太座、天寶閣的陳小麒大廚和廣州地膽Kenny一行四人在越秀區的「穗銀腸粉店」食早餐,這是廣州老店,每天早上六時左右開門營業,凌晨一時半才休息,營業時間長但生意甚佳,經常滿座,皆因價錢便宜,出品有水準,是在廣州食早餐的好地方,以賣腸粉和粥類為主。員工全部是女士,黃色制服相當醒目,這裏賣的是傳統布拉腸粉,即叫即拉,腸粉款式甚多,很多都是五元或七元一碟,最貴是賣十二元的鮮蝦腸,招牌腸粉是「豉油皇牛肉腸」,其他如豬潤腸、叉燒腸和茶樹菇腸也甚受歡迎。我們試了豉油皇牛肉腸,陳師傅邊食邊讚,認為水準更勝從前!腸粉用粘米粉來做,夠薄夠滑,豉油的甜味適中,牛肉夠滑,怪不得是廣州名小食!

        廣州粥王歎靚粥

        這裏有「廣州粥王」的美譽,招牌粥甚多,好像賣八元的滑雞粥和六元的艇仔粥。其他如牛肉粥、豬肝瘦肉粥、粉腸粥、及第粥和魚骨腩粥等,多數都是六、七元一碗,「穗銀」的艇仔粥用料豐富,有牛肚、葱花、魚肉、豬皮和生菜絲等,以前賣一元一碗,現時則要六元,廣州物價飛漲可見一斑,但相對香港,仍然是非常抵食。在廣州當然要試試艇仔粥,太座食得津津有味,加上每條一元的油條和牛肉腸粉,食得過癮!四個人試了多款粥、腸粉、油條和炸兩,埋單四十多元,每人十元左右,確是價廉物美,比在香港快餐店的早餐好食得多!怪不得小明也經常「行路上廣州」食早餐! (待續)

        葉澍堃 : 食在廣州(一)